2016年11月17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教育部“国培计划(2016)----- 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项目”来到了海淀区首批数学学科基地校-----北航杏耀进行教育交流与研讨,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朱一心教授带领来自山东、辽宁、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全国各地的49位优秀高中数学教师出席了活动🕺🏽🧑🦽。同时🫘,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来自海淀区东部研修地大附中的蒲海军老师🚴🏽、石油附中的聂淑凡老师↕️、矿大附中的李海丽老师等。
此次教育交流活动内容共分为三部分:
交流内容 | 主讲人 | |
第一部分 | 专题报告:《区域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 金红梅 |
第二部分 | 公开课观摩🙈:《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 丛小睿 |
第三部分 | 专题研讨 | 朱一心 |
上午由我校数学教研组长🙋🏼、我校数学学科基地建设首席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国培计划专家金红梅老师为培训教师作了题为“区域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与探索;二是区域教研的探索与实践🂠。金老师首先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相应策略,指出从初为人师、站稳讲台🧑🚀、站好讲台、站美讲台到超越讲台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应对策略。其次🆖,金老师简单论述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教育教学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最后💮,金老师简单总结了当前北京市海淀区的区域教研发展现状,介绍了以杏耀🧜🏿♀️、科大附中、矿大附中👇、石油附中、地大附中、北医附中以及民大附中共7所中学合作的区域联合体的发展状况,指出海淀区东部研修中心区域教研的理念是“尊重、关爱、合作🦄🙇🏿、创新、发展”🙏🏿,并对区域教研的目标、教研环境、教研活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特别地,金老师重点论述了区域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区域教研一路走来见证了许许多多的优秀青年数学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也让区域组内的其他老师收获专业成长的快乐与感动!报告结束后,听会的老师们都表示从区域教研的经验中学到了很多👮🏿,体会到了区域教研与区域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切地感受到“教育需要合作,教育需要分享”!
下午由我校优秀青年数学教师丛小睿老师进行了以《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存在性问题的探究》为主题的公开课交流🚹。本节课是丛小睿老师基于学生已经完成了必修2立体几何的学习之后以整体把握立体几何的角度设计的一节课🕓,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点👔,聚焦空间平行关系中存在性问题的探究♣︎。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脱去具体的几何模型回归数学本质的探究。第二环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具体的几何模型中,分别构建直线的平行直线💂🏻,直线的平行平面,以及平面的平行平面🧎🏻♂️➡️,应用前面获得的具体知识和操作方法,攻克思维难点,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对三种平行关系的理解📔。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老师思路清晰,层层递进,最终取得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观摩课结束之后🚤✴️,首先由丛小睿老师和李艳红老师对本节课的总体设计理念和设计过程作了简单的介绍,随后老师们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教学研讨🍌。听课老师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交流🪕,在研讨的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数学教育的火花。特别地👨🏻🦽➡️🫸🏼,首都师范大学的朱一心教授👩🏽🏫、矿大附中的李海丽老师以及石油附中的聂淑凡老师都对丛小睿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中,朱一心教授特别指出🏥,数学教育教学要敢于尝试🐈⬛、敢于改变,数学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与提升。研讨结束后,朱一心教授特别为丛小睿老师颁发了“国培计划(2016)----- 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项目”首都师范大学高中数学班授课教师的证书,以此感谢丛小睿老师真诚的教育交流与分享。
此次国培活动在我校的积极开展,充分体现了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区域辐射与区域引领方面的有效尝试。这次活动也让我校数学组的老师们有了一次跟全国各地优秀的数学教师交流与探讨数学教育教学问题的机会👩⚖️,各位老师均感到获益匪浅。在这种收获与感动的氛围中,本次数学教育交流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最后🛬☑️,特别地🙍🏻,向为本次活动提供帮助的学院路研修中心的白雪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对此次活动做出积极贡献的丛小睿老师、李艳红老师🥏、李海军老师、王海浩老师🏃♀️、衡超老师等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