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下午👨🏻⚕️,初二2、5、6班开展了以“恒星的一生”为主题的大中联动活动。来自“一片星空”公益组织的龚老师,带领我们开启了这次探索恒星之路的旅程。
刚上课,老师就给我们提出了几个小问题,核弹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核聚变是什么🦺?这些问题一下问住了我们,但更让我们疑惑的是,这是一节天文课,而不是物理课。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老师笑而不语,让我们继续往下听,我们很快进入了本节课的真正的主题😬:恒星👩🏼🎨。
在星际空间普遍存在着极其稀薄的物质,主要由气体和尘埃构成🧑🏿🍳◀️。那小小的尘埃中几乎全是由氢原素构成的。在外界扰动的影响下,那块状的星云会向内收缩并分裂成较小的团块,当到达一定的力量时,那沉默的野兽爆发了🫲🏻,一颗恒星便形成了🧑🚀。
听到这里,同学们无不感叹万分🤽♀️,无数个原子🙎🏿♀️,竟能造就一颗一直给我们热量𓀐🖲,能源的恒星⛹️💅!我们大家不禁对宇宙的美妙所震惊💁🏿,当恒星步入“中年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几亿年♿️,“人类在这几亿年中又算什么🫐?老师对我们感慨道。”
最终当恒星进入老年期时,所有可以让它发散出的能量元素🤹♂️,已经烧光👩🏿🍼6️⃣,当到达临界值时,它变成了红巨星🎴,等到最后爆炸的时候,一切又安静了下来,就剩下氢与它的产物,黑矮星👌。对它们短暂的一瞬,对于人类,那则是上千万代的传承,世间便是如此,永远不息🦸🏼♀️。
本次课,不仅仅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天文课🏊🏼♀️,更是一场时间的演说,它们无知无尽,从宇宙开始🚶🏻♂️,时间也开始流向深空。
最后用老师的话来结尾“恒星诞生于尘埃之中,终将归于尘埃之中去🚣🏿,面对浩瀚无边的宇宙,人类只有意识到自身的渺小,才有可能伟大”。